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大要闻

永德县人大常委会为财政工作“把脉定向”

本文来源:永德县人大财政经济与预算委员会 |作者:董洁|时间:2025/7/10 17:14:26|点击数:

为全面落实财政预算监督工作部署,7月9日,永德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 2025 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专题座谈会。会议通过“听汇报、析问题、谋对策”的形式,精准剖析财政运行现状,为下半年财政工作“把脉定向”。

001.jpg

收、支、管多维透视:财政运行呈现双重特征

根据县财政的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财政运行呈现“喜忧参半”态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虽超额完成市级既定目标,但同口径收入出现下滑,预算执行进度明显滞后。收入结构方面,税收收入实现逆势增长,而非税收入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政府性基金收支呈现两极分化格局。支出层面,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但受上级库款调度收紧等因素影响,财政总支出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债务管理方面,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限额范围之内,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按期达标,但存量债务基数大、后续化解任务艰巨的问题依然突出。

靶向施策破难题:人大监督激活财政提质新动能

针对地方财政运行中的痛点堵点,县人大常委会在会上明确提出下半年财政工作“四个强化”要求,以人大监督赋能财政管理提质增效:一是强化财源建设,厚植财政“造血”根基。依托永德县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园区经济发展步伐,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落实“一企一策”精准扶持机制,着力培育茶叶、坚果深加工、绿色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强链固本、新兴产业延链拓新,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税收贡献水平。二是强化收支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能。严格管控非税收入占比,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盘活国有资产收益,推动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压减非必要开支,将更多资金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倾斜,确保“三保”支出应保尽保,切实把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三是强化债务化解,守牢风险防控底线。严格落实“控增量、化存量”要求,通过盘活国有资产、争取专项债置换等方式,推动隐性债务“减存量、控增量”;建立“周监测、月研判”债务动态监控机制,对高风险项目实行“一债一策”精准化解,坚决防止债务风险“爆雷”。四是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工作推进合力。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加强数据共享与信息互通,形成“征管 — 预算 — 监督”闭环管理;各预算单位要严格落实“花钱必问效”要求,对低效无效支出“零容忍”,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以监督促长效:构建财政管理“闭环体系”

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专题座谈会是财政预算执行领域的一次重要调研与工作部署会议,对强化财政监督效能、保障预算执行质效具有关键意义。据了解,下一步,县人大常委会将以健全完善财政监督长效机制为抓手,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组织专项监督检查:通过定期听取审议预算执行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实施绩效评价等方式,综合运用“监督 — 反馈 — 整改 — 跟踪”闭环管理,压实各方责任;同时,推动建立与财政部门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新问题、新挑战,确保财政政策精准落地、执行到位。

会上,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工作机构还立足职能职责,针对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展开深入研讨,从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模式等维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为破解财政运行难题、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专题座谈会,标志着永德县财政管理工作迈入“精准监督、系统治理”的新阶段。对于构建科学规范、约束有力的财政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构建人大监督与部门协同的深度联动机制,将财政管理的触角延伸至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流程与经济发展的全周期,持续释放管理效能。这一举措将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进一步筑牢财政平稳运行的 “压舱石”,为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财力支撑。